
北京某文体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文化旅游
2022-09-13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单位
1.1.3项目单位概况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1.5建设场址
1.1.6建设规模及内容
1.1.7项目投入总资金情况
1.1.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1.9项目结论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国家及地方有关法规、文件
1.2.2技术规范、标准
1.2.3报告编制的范围与内容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政策背景
2.1.2社会背景
2.1.2.1全民运动意识觉醒,产业价值壮大
根据2017年国家最新全民健身状况调查公报数据,相比2016年,整体全民运动健身的人群比例增长近8个百分点,尤其是20-40岁人群,锻炼人群比例翻了一番,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20-40岁人群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旺盛的娱乐和消费需求,C端消费价值更高。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在政策的指引下,产业价值不断壮大。
2.1.3市场背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
2.2.2推动国家全民健身典范城市和首都国际体育名城建设的需要
2.2.3助力首都体育产业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2.4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
2.2.5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健康及文化提升的需要
根据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严格落实“四方责任”,按照防控优先、突出重点、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转变大众健身理念与习惯,引导和激发各年龄段人群健身内生动力,加大“互联网+”健身指导模式与实践,多渠道、多形式加大线上健身项目研发与推广力度,开展居家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宣传,推出系列居家健身项目,举办线上健康走跑比赛、线上科学健身大讲堂等。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条件下,稳妥有序适时开展室内、外体育健身活动。平衡线上线下健身活动持续发力,满足不同人群健身健康需求。
2.2.6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需要
2.2.7是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百姓获得感的需要。
第三章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划方案
3.1项目规模及内容
3.2项目发展定位
3.2.1项目定位
3.2.2项目业态
3.2.3项目模式
3.2.3.1运营模式
3.2.3.2盈利模式
3.3项目规划方案
第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投资估算
4.1.1估算依据
4.1.2建设投资估算
4.2财务效益分析
4.2.1收入及利润测算
4.2.2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系指按设定的折现率(一般采用基准收益率ic)计算的项目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ic——设定的折现率(同基准收益率),本项目为8%。
经计算,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8387.98万元,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2208.08万元,大于零。
4.2.3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能使项目在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FIRR作为折现率使下式成立:
式中: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n——计算期。
经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2.59%,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2.51%,高于项目设定基准收益率或行业基准收益率。
4.2.4项目投资回收期
项目投资回收期系指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项目投资回收期宜从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项目投资回收期可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T——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或零的年数。
经计算,所得税后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85年(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后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为8.35年(不含建设期),表明项目投资回收较快,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第五章 社会影响及社会效益分析
5.1项目社会影响分析
5.1.1对当地居民就业的影响
5.1.2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
5.1.3对当地基础设施、服务容量的影响
5.2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5.2.1有利于为建设双奥城市和健康北京贡献力量
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和群众冰雪品牌活动。有效提供优质全民健身服务和产品,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和京津冀地区群众体育事业协同发展,服务中央在京单位、驻京部队,促进各类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均衡发展,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大格局,为建设双奥城市和健康北京贡献力量。
5.2.2有利于破解群众最后一公里健身难题,补足群众健身运动场地设施短板
5.2.3有利于发挥体育文化功能,推进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设
5.2.4有利于为中国体育发展汇聚精神力量。
推动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并要加强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和教育,为中国体育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汇聚精神力量。
5.2.5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5.2.6有助于人民群众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第六章 项目风险及对策
6.1项目开发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6.1.1管理风险及防范
6.1.2工程技术风险及防范
6.2项目本身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6.2.1财务风险及防范
6.2.2疫情风险及防范
6.2.3项目投资进度风险及防范
6.2.4市场风险及防范
6.2.5综合风险评价
第七章 项目结论及建议
7.1可行性研究结论
7.2可行性研究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北京某文体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
尚普华泰咨询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29号海泰大厦1118-1129
联系电话:010-82885729 82885739 联系邮箱:service@sunpul.cn
Copyright © 2020 S&P Consulting,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54263号-1 涉外调查许可证:2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