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公民身份和犯罪综合管理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境外投资

关键字:【公民身份和犯罪综合管理平台】 2017-04-24

  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国公民身份和犯罪综合管理平台

  二、合同金额及融资安排

  本项目合同金额为2.43亿美元。

  项目计划向中国工商银行申请合同额85%的商业贷款,贷款金额为2.0655亿美元;剩余资金由业主方自筹。

  三、项目业主

  *国财政部

  四、项目承包商

  五、项目简介

  随着*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国家掌握人口基础数据的需求愈渐强烈。前期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建设方面,*国政府建立了第一代身份证发放系统,已发放700多万张身份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新的身份标识技术的不断发展,身份验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建立以新一代公民身份证为核心的国家身份证综合管理平台已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国家身份信息是反映国情国力的重要信息资源,是国家人口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国家公民身份和犯罪综合管理平台包括国家人口资源管理与服务中心、省级人口信息中心、市级人口信息中心、身份证制证中心、身份证查验终端。针对国家不断丰富和积累的静态身份证数据和身份验证行为数据,采用综合统计、数据挖掘和知识图谱等数据分析技术,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为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和公民提供身份信息应用和验证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项目建设周期

  30个月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第三节 项目需求、建设目标、规模及内容

  第四节 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第二章 项目关联方简介


  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投资环境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别背景

  二、政策背景

  “走出去”战略是发展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2001年中国政府正式把“走出去”战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之后政府又积极为企业营造越来越便利的“走出去”政策,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

  管理制度方面,2014年商务部修订出台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确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除在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投资实行核准管理外,其余均实行备案,3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备案手续,大大激发了企业对外投资的活力。2015年商务部又印发了《关于境外投资备案实行无纸化管理和简化境外投资注销手续的通知》,进一步便利企业办理境外投资备案和注销手续。在中国企业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商务部还引导企业成立了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实现企业自我规范、协调和自律。

  政策支持方面,有关部门先后出台财税、金融、外汇、保险和海关出入境等方面的配套措施,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贷保险支持,为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及华商企业合作做好服务。

  服务促进方面,定期更新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等,搭建“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商协会与合作区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商协会资源帮助合作区对外招商推介。做好对外投资合作政策培训,搭建投资促进平台,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

  权益保障方面,积极对外签署自贸区、投资合作、投资保护、税收等方面的协定协议,为企业海外发展及权益维护创造法律环境。加强安全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保障“走出去”企业人员和财产安全。2015年共发布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和提示33期,参与处置也门撤侨、马里恐怖袭击等重大境外突发和安全事件10起,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在安哥拉等国10余起重大劳务纠纷事件。

  商务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从服务国民经济和对外开放大局出发,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合作规模,深化多双边务实合作。这些表明,项目建设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技术背景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人口信息系统的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2004年启动部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建设,截至2012年,已加载13.61亿人口数据。

  中国2012年完成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全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大幅度提高了全国人口信息库的数据质量;通过身份核查、统计分析、信息发布等人口信息综合应用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人口信息的应用;通过建立人口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打通了与其他业务部门共同建设维护人口信息数据,实现了人口基础信息在多业务部门之间共享应用。

  四、社会背景

  第二节 项目投资环境

  一、投资吸引力

  二、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三、金融产业发展现状

  四、城镇及人口发展


  第四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实施是满足*国身份证系统更新的迫切需求

  二、项目实施是完善*国人口信息管理的需要

  三、项目实施是*国政府更好地治理国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项目实施是响应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五、项目实施是实现中*双方优势互补的需要

  第二节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 建设现状及问题诊断

  第一节 项目建设现状

  2000年左右,*国政府选用磁条卡作为卡体,制造和发放身份证,用于完善人口信息管理,方便民众接受政府服务,并作为公民参加选举的身份证明。

  目前,*国已发行约700多万张磁条卡作为人口管理和公民身份识别手段,磁条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1、采集个人的生物特征信息;

  2、有效保护个人数据;

  3、卡上能存储必要的个人信息(例如指纹信息,照片,生日等)。

  磁条卡身份证样式如下图所示。

  图表 10:hid lasercard小样

 

  第二节 问题诊断

  现阶段,*国政府发行和使用的身份证卡片,已经能够存储公民基本身份信息以及指纹等生物信息,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系统本身设计理念的局限性,防伪能力差;

  2、缺乏必要的身份验证服务能力;

  3、系统在信息采集、卡片分发及实际应用上存在较大的困难,覆盖率和使用率都较低;

  4、对人口信息管理需求尚处于基础要求阶段,信息利用效率低,不能实现人口基础信息在多业务部门之间共享应用;

  5、身份证相关软硬件生产技术,以及移动终端的各级系统及平台技术相对落后,并缺乏相应技术人员。


  第六章 项目总体规划


  第一节 项目规划目标

  该系统主要建设目标是实现国家公民身份和犯罪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通过国家战略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为国家治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通过新一代身份证系统的建设,能够使国家真正掌握全国的人口资源数据,为政府决策、行业应用提供支撑;通过人口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设,为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和公民提供服务支撑。具体目标如下:

  通过该系统建设,能够依托国家电子政务专网,以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为核心,以“基本信息、扩充信息和应用共享信息”三类人口信息为内容,以“国家、省和市”三级身份证采集和发放为主线,能够建立起覆盖全国公民的新一代身份证制作和发放系统,提供身份确认及身份证件制作的能力,为公民提供以身份证号为唯一标识的身份证件,满足公民身份唯一标识的需求,为公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规范国家、省级、市级的身份证信息协作关系,建立一套数据确认、身份证制作和发放的机制和流程;提供人口基础信息采集、更新、注销、验证和审核能力,建立一整套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信息变更、信息同步机制,满足国家掌握人口核心数据的需求,为国家实施人口战略、制定人口及相关政策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通过该系统建设,能够依托国家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的数据资源,补充政府部门人口相关信息,以“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和公民”三个主体为服务对象的,建立面向全国一体化设计的人口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通过政务专网和互联网,在线/离线为政府、企业和公民提供身份验证服务,能够采集和管理人口静态身份和动态验证行为信息;通过大数据综合分析,掌握人口资源变化,为政府各部门决策提供保障。

  第二节 任务与规模

  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公民身份和犯罪综合管理平台。基于顶层设计、面向应用的思想,结合安哥拉现状和建设总体规划,建设内容可分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与公共安全管理中心、省/市级人口信息中心、身份证制证中心、身份证查验终端共4个部分。

  第三节 建设规模及内容组成

  以国家电子政务网和互联网为依托,以公民身份信息为基础,逐步融合公安、卫生、劳动、社保、民政、教育、税务、统计等部门与人口相关的信息资源,建立包含基础信息、公共管理信息和业务共享信息三个层次的战略性全国人口基础信息库;为各地区、各部门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提供人口基础数据平台,为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提供人口基础信息服务;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国家人口资源管理服务中心

  二、省/市级人口信息中心

  三、身份证制证中心

  四、身份证查验终端


  第七章 项目技术实施方案


  第一节 项目实施阶段

  一、订货生产阶段

  二、建设安装阶段

  三、试运营阶段

  第二节 系统终端建设方案

  一、国家人口资源管理服务中心

  二、省/市级人口信息中心

  三、身份证制证中心

  四、身份证查验终端


  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备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人员编制

  国家人口资源管理服务编配49个席位,身份证制证中心编配36席位/岗位,省级公民身份证管理中心编配10席位,市级公民身份证采集与管理中心编配8席位/岗位。席位设置按满配设置,具体数量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三节 人员培训

  一、培训对象

  二、培训周期及课程


  第九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


  第一节 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

  项目总工期安排为30个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项目生效至18个月:完成国家身份证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制证中心,完成国家、省和市三级身份证管理系统部署。基于全国人口基础信息对政务网、因特网上各类用户提供人口信息查验服务、政府行政辅助决策服务。

  18个月至24个月:制证中心进行试运营期。

  18个月至30个月:系统质保期,ceiec向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

  第二节 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第一节 投资估算

  根据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25亿美元,其中采购成本2.43亿美元,融资成本约0.82亿美元。

  一、采购成本

  二、融资成本

  第二节 融资方案

  一、贷款申请方案

  二、还本付息计划

  三、还款能力分析


  第十一章 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第一节 经济效益

  一、直接经济效益

  本项目制证中心生产线兼有制作银行卡/社保卡/医疗卡/加油卡/社区居民便民卡等制卡生产能力,生产力达到1000万张/年。随着*国社会的发展及信息化、货币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预期在3年之内能够逐渐形成市场需求,实现当地制卡、当地销售,可形成持续性的市场经济效益。

  二、间接经济效益

  第二节 社会效益

  第三节 综合效益分析


  第十二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建议


  第一节 政治风险及控制

  第二节 信用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三节 技术风险及控制

  第四节 运营风险及控制


  第十三章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项目推广意义和必要性

  第二节 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某国家公民身份和犯罪综合管理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

尚普华泰咨询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29号海泰大厦1118-1129

联系电话:010-82885729 82885739 联系邮箱:service@sunpul.cn

Copyright © 2020 S&P Consulting,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54263号-1 涉外调查许可证:2104号